2022-02-22 22:57聯合報 記者許政榆/台北即時報導
近日衛福部預告「醫療機構設置規法」,規範未來新設診所需設置無障礙友善廁所,引發基層醫界反彈,認為要求過於嚴苛。身障團體表示,該項政策站在保障民眾立場,期待衛福部積極輔導基層,增加溝通、觀摩成功案例作法,避免醫界誤解身障團體,導致互不理解。
立委吳玉琴表示,身障團體提出無障礙空間訴求「已十多年」,但基層診所不動如山,隨高齡化社會來臨,預估民國一一四年我國將有百分之二十人口為高齡者,等於五分之一為老年人,現階段要求是「新設診所」需營造無障礙空間,也符合高齡友善就醫環境。
吳玉琴說,未來新制要求新設診所規範「分成三級」,包括三百平方公分以下、三百至一千以及一千平方公分以上。三百平方公分(約九十坪)以下診所,須設有坐式馬桶、兩側有扶手,無障礙通道需九十公分,階梯未達三十五公分可用活動式斜坡做替代,超過三十公分則需用升降梯。
介於三百至一千平方公尺的醫療院所,無障礙廁所需有一百二十平方公分的迴轉空間,吳玉琴說,相較營建署規定無障礙廁所需一百五十平方公分迴轉空間,此版本並非最嚴格、也容易達成,基層診所出現反彈聲音,很可能是誤解身障團體訴求。
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聯盟理事長林君潔表示,無障礙設施普及化是國家進步重要指標,無論障礙者、像長者都可使用,時常發生坐輪椅長輩進不去診所,除了外勞,連醫護都來幫忙扛輪椅。對身障者來說,可以進得去診所、店家、減少騎樓高低差等,是最基本的訴求。
林君潔認為,無障礙就像公共安全,沒有規畫好民眾就容易跌倒、走路不方便,新制並非要求所有診所都依照同樣條件,而是依照不同條件、面積或空間來分級規範,若有困難也有替代方案,呼籲衛福部可編列經費,協助其他醫療院所進行改善,希望醫界能理解無障礙對於身障者的重要性,而非拒絕或放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