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自立生活服務開倒車!重障者申請困難重重記者會
6/23《台灣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聯盟》秘書長林君潔發言內容:
今天發生這個問題絕對不是個案,而是在台灣各地四處發生的災難, 因此我們不得不站出來呼籲政府盡速修法,並且訂定完善的服務原則, 以保障身心障礙者每一天的生存權利。
會發生這樣的問題,就是因為我們的政府漠視了支持障礙者在社區自主生活的個人助理服務多年,未給予法制性的保障, 我們可以從資料看得出來,雖然每一年的預算不斷地增長,但是服務身心障礙者的個人助理人數,以及服務時數是不斷下降的。
我們需要大家一起來協助我們監督,這些預算花到哪裡去了,是否真的有回到身心障礙者上支持自立生活,還是限制生活?除了立法不周、服務品質低落與權益保障受損之外,現在非常大的問題是, 我們政府多年以來委托研究案頻繁,卻無具體成效, 至今沒有一套評估工具來協助服務輸送,因為沒有法制的保障,造成各地行政權擴大,為了控制預算而避免開案以及服務提供,抑制了各地障礙者自立生活真實需求與數字。
並且將評估所有責任交由委外專家學者委員團隊全權處理,而委員會審查標準以及素質不一, 多數沒有自立生活以及人權公約概念。 常常做出違反法律之決議而不自知, 甚至有委員會的委員說,障礙者站出來發聲爭取自己生存的時數是為了想要成為英雄, 不能讓其得逞,免得各地障礙者群起效仿, 請問大家能夠接受繳納的稅金聘用這樣的委員說出如此違背專業與倫理的話嗎?
今天的行動是另一個開始,接下來我們會召集更多人推動以及監督修法, 人不應該有你我之分,都應該要有基本的生存權利, 不應該是變成身心障礙者,就如此卑微、理所當然地被踐踏, 我們需要更多媒體以及社會大眾關心這一連串的事件的推動與進展, 請大家聲援我們一起加油, 讓這個社會更有溫度,制度更有保障,而不再冷血漠視邊緣群體的權益。
———————————————————
2025.6.23記者會新聞稿:「臺北市自立生活服務開倒車!重障者申請困難重重」
針對台北市政府社會局自立生活服務申請困難,甚至出現專家委員言詞不當、違反人權的狀況,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台灣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聯盟、台北市新活力自立生活協會等團體,今(23)日上午於台北市議會召開記者會,控訴北市府自立生活政策「開倒車」,呼籲蔣萬安市長立即糾正,落實《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精神。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台灣生育改革行動聯盟、婦女新知基金會也到場聲援。
當事人血淚控訴:申請服務受辱,生活破碎難自主
記者會上,40歲的劉于濟先生(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副秘書長,患有罕見疾病及脊髓性肌肉萎縮症)親身陳述其申請自立生活服務的困境。他長期聘僱外籍看護,但高昂費用造成家庭沉重負擔,且看護休假時無其他資源協助,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與人權。
今年,劉于濟決定轉而申請社會局的自立生活與長照居家服務。然而,在自立生活專家團體委員會的審議中,有委員對其「咆哮」,質疑其妻子為何不提供夜間翻身服務,並強調「夫妻有照顧義務」,讓他感到被侮辱,嚴重違反人權價值。
最終,劉于濟僅獲核定每月144小時服務時數,遠不足以應付其24小時需求,且許多服務項目被限制。他表示,目前每日約8小時的人力協助,卻因單位不同而切割零碎,被迫配合服務人員時間,失去生活自主性。即使夜間居服員臨時請假,社會局也冷漠回應無法以個人助理支援。「我這兩個多月以來,為了實踐自立生活身心俱疲。應提升重度障礙者的服務時數,且使用者有權利自主安排自己的生活及服務資源上的運用。」劉于濟沉痛呼籲。
倡議團體共同訴求:制度檢討、專業提升、資源整合
針對劉于濟的遭遇,各團體提出多項訴求:
一、自立生活申請門檻過高,核定時數不透明不符人性
主辦單位指出,現行自立生活計畫評斷標準不透明,導致核定時數與實際需求差異極大,普遍偏低,重度肢體障礙者難以維持基本生活、工作與社會參與,且忽略了障礙者的社會角色。
二、自立生活專家委員會言論違反人權,缺乏專業
記者會嚴正要求立即撤換不懂自立生活精神的專家委員,並重新審議其經手個案。主辦單位質疑委員會組成缺乏透明度,且委員缺乏身心障礙者及自立生活服務使用者,導致專業與實務經驗不足,甚至出現違背法律與倫理的言論。
資深個人助理陶人碩先生表示,勞健保制度的美意,卻因「安全疑慮」限制個人助理服務項目,反而剝奪障礙者自主權,呼籲政府應理解障礙者真實需求,將主導權還給他們。
台灣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聯盟秘書長林君潔指出,劉于濟的個案並非單一事件。他批評政府多年漠視個人助理服務缺乏法制保障,預算增加但個人助理人數與服務時數卻下降。他更揭露,有委員竟稱障礙者爭取時數是「想成為英雄」,「不能讓其得逞」,痛批言論違背專業與倫理,呼籲社會共同監督預算流向,推動修法保障障礙者生存權。
台北市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小組委員Yukih Pupuy呼籲社會局,不應推卸障礙者生活權利,讓優先使用長照成為服務門檻。他指出,近期大量陳情反映個人助理服務申請標準不明、頻繁遭駁回,2024年未成案比例甚至高於成案,嚴重違背CRPD精神。他強調審查標準缺乏一致性、委員專業不足,加上衛福部未訂定明確指引,導致地方政府恣意限縮服務,讓障礙者長期焦慮,甚至基本洗澡、如廁都無法獲協助。他表示,台灣現況讓國外夥伴震驚,自立生活服務入法16年問題未解,質問:「難道非得等到悲劇發生,社會才願意正視?」
三、台北市政府應跨局處溝通協調,完整障礙者自立生活支持
各團體強調,促進障礙者自立生活有助於其積極參與生活,是落實CRPD的關鍵。他們呼籲中央與地方政府不應互相推諉,台北市政府更應積極跨局處溝通、整合人力服務,而非本位主義。
婦女新知基金會政策部主任李盈學從《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角度切入,呼籲政府各層級委員會委員應具性別平等意識,不應預設每個家庭都有照顧者,更不應預設家中女性是當然的照顧者。「基本人權不該被預設成女性家庭照顧者的責任!」他強調。
台灣生育改革行動聯盟理事長徐書慧則以育兒家庭經驗為例,強調「照顧」是24小時無休的任務,對障礙者家庭更是艱難。他指出,委員質疑「你太太為什麼不半夜幫你翻身?」是對劉于濟伴侶及家庭照顧現實的否定。他強調劉于濟堅持不讓伴侶半夜翻身,是為守護伴侶基本人權與家內性別平權,這需要制度支持。「照顧,不是女人天生的責任,不是家人理所當然要扛下的任務。照顧是一個社會制度的責任,是我們一起該努力去完成的承諾。」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社工主任/手天使發起人鄭智偉指出,在同婚合法化背景下,政府委員若缺乏性別平等意識,未來同性伴侶恐面臨更多歧視。他批評該委員背後的「健全主義思維」,呼籲所有政府部門委員都應具備性別平等與人權意識。
四、重度障礙者應提高自立生活服務時數,確保基本生活與人權
主辦單位重申,目前核定時數偏低,無法支應極重度障礙者的基本生活需求。他們呼籲應依障礙程度與實際需求彈性調整服務時數,落實「人本」而非「最低資源分配」原則。台北市政府應儘速檢討評估標準與核定上限,提升重度障礙者可使用的時數,並建立彈性補足機制,避免服務中斷危及生命健康。
記者會最後,各團體共同呼籲蔣萬安市長團隊,立即糾正行政團隊,徹底檢視並改善自立生活服務機制,並呼籲衛福部與社會局應全面檢討與修正《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真正保障障礙者有尊嚴地生活,讓台北市不負「首善之都」美名。
主辦單位:
社團法人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
社團法人台灣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聯盟
社團法人台北市新活力自立生活協會
聲援單位:
社團法人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
社團法人台灣生育改革行動聯盟
財團法人婦女新知基金會
新聞聯絡人:
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 劉于濟副秘書長 0921-555-349(事件當事人)
台灣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聯盟 林君潔秘書長 0935-135-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