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日五間登記立案的自立生活協會共同成立了《社團法人台灣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聯盟》。 本聯盟強調以障礙者為主體,其組織成員跨越不同障別。並培力障礙者、進行社會宣導,倡議政府應提供完善社區服務及自立生活、經濟安全等保障,藉此維護身為人應該要有的基本權利,使障礙者可以和一般人一樣平等地參與、生活於社區。
2024年6月21日 星期五
台灣聲援巴勒斯坦大遊行發言
20240621台灣聲援巴勒斯坦大遊行發言摘要:
大家好我是台灣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聯盟秘書長林君潔,今天我和夥伴們因有其他要務所以不克出席。但我們仍想透過文字表達想法。
以色列對加薩走廊的攻擊已經給230萬巴勒斯坦人帶來了嚴重創傷。醫療機構被癱瘓。在不斷的砲擊下,越來越多的身體和精神障礙者難以在社區生存。30萬名障礙者正面臨嚴重困境。以色列軍隊雖命令平民前往指定的「安全區域」避難,卻轟炸這些所謂安全區域。
對許多障礙者,特別是行動能力困難的障礙者來說,避難或逃離攻擊幾乎是不可能的。而聽障者更難以聽到警報聲或訊息指令。
有許多障礙者失去了輔助器具和藥物等支持,特別是因為以色列對加薩走廊長達近16年的封鎖,導致人道救援無法充分到達加薩走廊,間接地奪去了障礙者取得輪椅和義肢、助聽器…等輔具的權利。
根據身心障礙國際組織上個月公佈的報告顯示,以色列的攻擊直接造成許多人骨折、神經損傷、截肢、脊髓損傷、腦部受損、燒燙傷等情形發生,其中也包含許多兒童。
我們「台灣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聯盟」對於加薩人民一直以來承受以色列的無差別攻擊感到憤怒與擔憂,我們要求台灣政府停止對以色列各項支援成為共犯,並且與國際社會及障礙團體合作,提供經濟、醫療、輔具、無障礙資訊、建設、服務等支授,協助巴勒斯坦人民走出困境。
遊行主訴求
外交部:停止援以、勿當幫兇
經濟部:公開數據、即刻禁運
立法委員:人權對話、表明立場
2024年6月20日 星期四
《多元生活方程式-障礙者自立生活展(高雄場)》
《多元生活方程式-障礙者自立生活展(高雄場)》
當大家看到「障礙者」時,會有什麼想像呢?障礙者要如何「自立生活」呢?
在推行障礙人權議題及政策的同時,我們希望與大眾聊聊,並且有更多的互動。讓大家對於「障礙者自立生活」更多元的想像。而這次延續去年在台北萬華剝皮寮的展覽,今年在高雄駁二八號倉庫舉辦,將納入新的元素在展覽中~
除了靜態展出之外,也有講座與談時間。這次系列講座邀請不同議題推動的夥伴或障礙者個人創作來分享,也有遠從日本而來的夥伴分享,在講座中分享他們的觀察、推動經驗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這次,我們採用策展的方式來跟社會大眾對話,希望更多民眾能透過展場中的一個空間、一張床、一台輪椅,走進障礙者的生活世界,感同身受地去體會我們日常生活中承受著各種有形無形的歧視與阻礙,依舊能夠找尋人生可能的出路,好好地生活……。
───┤展期資訊├───
日期:2024/07/20(六)-07/28(日)【07/22(一)、07/23(二)休館】
時間:10:00-17:00
地點:高雄Pinway駁二八號倉庫
地址:高雄市鹽埕區瀨南街8號 (輕軌駁二蓬萊站步行2分鐘)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台北市新活力自立生活協會
協辦單位:社團法人高雄市向陽自立生活協會、社團法人台灣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聯盟
贊助單位:社團法人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
#身心障礙者 #自立生活 #多元生活方程式 #高雄駁二 #Pinway駁二八號倉庫
2024年6月17日 星期一
障礙者搭機遭歧視拒載 綠委要民航局提解方:是義務非慈善
![]() |
民進黨立委洪申翰強調,保障障礙者「行」的權利是義務而非慈善,尤其在邁入高齡化社會後,這樣的需求會越來越強烈,請民航局拿出方案,告訴航空公司該怎麼做。(記者謝君臨攝) |
2024/06/17 12:13
〔記者謝君臨/台北報導〕台灣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聯盟等民間團體,今(17)日與民進黨立委洪申翰共同舉行記者會,指障礙者在搭飛機時常常遇到很多困難,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已生效第10年,卻未見相關單位或主管機關因此而有積極作為。洪申翰則強調,這是義務而非慈善,在邁入高齡化社會後,這樣的需求會越來越強烈,請民航局拿出方案,告訴航空公司該怎麼做。
台自盟秘書長林君潔表示,今年4月她從台灣至日本出差,因電動輪椅電池問題遭到日本的航空公司拒載無法回國,經爭取訴求後,日本政府隨即有效地頒布命令禁止對輪椅旅客作出歧視行為,反觀台灣民團與障礙者從10多年前向民航局不斷爭取飛行無障礙的保障規範及輔具支持,都被消極處理。
林君潔指出,無障礙服務不齊全、資訊不清、電池規範不一、拒絕機邊托運、移位輔具與機場設施設備不足讓地勤人員難以協助等,都是障礙者常遇到的問題。民航局應擬定明確有力的規範。她也提到,未來台自盟將努力推動無障礙專法。
台自盟並提出4點訴求,包括:強化無障礙委員會的運作與選任,並將會議資料公開於網路上;召集各障別個人或障礙團體代表,重新檢討擬定無障礙服務指引,系統性改革與落實;編列預算增購輔具及機場無障礙設備,以利工作人員提供服務,並提供完善無障礙服務教育訓練;建立有效監督與申訴機制。
洪申翰表示,各大航空公司、機場都會不斷標榜自己的服務是最好的,但這些服務是只針對高社經地位、出得起商務機票者?還是可以更文明的針對社會大眾與不同需求者,都能納入服務的範圍內。他說,飛機上的空間確實狹小,若不在前端就透過空間設計處理障礙者的搭機問題,一定會讓第一線人員製造非常多困擾。
洪申翰指出,上週他在交通委員會質詢新任交通部長李孟諺,李認為障礙者應該享有觀光資源,若然,為何阿里山小火車他們上不去?為何上面沒有無障礙設施?
洪申翰說,台灣於2014年就通過CRPD,其中,第30條寫道,他們可以「參與文化生活、康樂、休閒與體育活動。」主張締約國承認身心障礙者有權在與其他人平等基礎上參與文化生活,並應採取所有適當措施。」
「這不是慈善,而是義務。」洪申翰強調,尤其拿國家預算或公共資源從事相關建設計畫,更該有這個義務,過去這些服務常被認為是「愛心、善心、慈善」,但這本來就是文明社會該有的義務;當作義務,就會有全然不同的想法。
洪申翰表示,截至今年,台灣障礙者的人數已超過120萬人,接下來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對於相關的需求與保障將越來越強烈,「今天你不做不代表動作慢,而是某種程度的失職,代表你沒有能力預見台灣未來的需求;我們會要求民航局必須拿出方案,告訴各大航空、機場公司該怎麼做。」
新聞連結:障礙者搭機遭歧視拒載 綠委要民航局提解方:是義務非慈善
身障者搭機不便!爭取「飛行無障礙」 民航局說話了
![]() |
今(17)日身障民間團體召開記者會感嘆,身障者搭機仍相當不便,身障者集結向民航局爭取「飛行無障礙」。對此,交通部民航局回應了。 圖:林岑韋/攝 |
登機困難重重 身障者批機場無障礙服務極度消極
![]() |
身障者要求民航局編列預算增購輔具及機場無障礙設備以利工作人員提供服務,並提供完善無障礙服務教育訓練,也應即刻起重新檢討擬定無障礙服務相關指引。本報資料照 |
身障者和一般人一樣會有各種原因需要搭乘飛機,然而身障者今天指出,購票後進行線上或電話預約無障礙服務時,發現機場無障礙服務訓練嚴重不足,要求民航局編列預算增購輔具及機場無障礙設備以利工作人員提供服務,並提供完善無障礙服務教育訓練,也應即刻起重新檢討擬定無障礙服務相關指引。
身障者團體今天於立法院召開「飛行無障礙記者會」,台灣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聯盟秘書長林君潔表示,台灣民團與身障者10多年前向民航局不斷爭取飛行無障礙的保障規範及輔具支持,但都被消極處理,無障礙服務不齊全、資訊不清、電池規範不一、拒絕機邊托運、移位輔具與機場設施設備不足等都讓地勤人員難以協助,台灣的民航局應擬定明確有力的規範,確保所有人都可安心無礙地空中旅行。
台灣殘障希望工程協會理事長黃雅雯指出,機邊托運流程各家不同,電動輪椅無法先做準備,服務人員對電動輪椅的知能也不足,故經常拒絕機邊托運,導致身心障礙者出國旅遊洽公卻因規定不同而疲於奔命,呼籲民航局邀集各類別身心障礙代表擬定各項服務規則,將散落各航空公司的服務規則統一。
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副理事長劉家承表示,輪椅乘客在台灣搭機,時至今日可能遭到航空公司拒絕電動輪椅機邊託運和領取,對於需要坐姿擺位的重度障礙者而言,坐在機場提供的基本款輪椅上便會造成極大負擔和身體傷害,台灣仍受限於部分航廈登機門沒有適合的貨梯載運設備,民航局應協同各大航空公司具體規劃引進機上移位機,降低服務過程中的危險性。
台北市無障礙資源推廣協會主任游鯉綺說,我國已經簽署「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第10個年頭,身障者搭乘飛機旅遊或工作早就不是特殊需求,但是溝通與服務層面的無障礙10年以來反反覆覆毫無準則,即使事前送交輔具相關資料,到了現場仍然需要長時間的溝通甚至仍會莫名遭受拒絕,能不能順利搭上飛機就像等待彩券開獎一樣,搭機平權就是交通平權,希望交通部航港局積極督導並要求各家航空公司應該承擔無障礙的義務。
與會立委洪申翰表示, 隨著科技的進步與工作模式的改變,身障者也不是只有觀光才搭飛機,工作也會需要,但是國內航空相關的法規改善的速度真的太慢了,台灣身障者人數超過120萬人,2025年就會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的人口會超過20%,未來對於無障礙空間只會有更多需求,各種場域都要納入「通用設計」的原則,讓男女老幼、身障人士都能使用的設計,讓社會環境更友善。
飛行無障礙記者會(新聞稿)
![]() |
飛行無障礙記者會 |
日期:2024年6月17日(一)上午9:30
地點 立法委員研究大樓1樓101會議室 台北市中正區濟南路3-1號
活動說明主要發言
台灣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聯盟 林君潔 秘書長發言內容:
障礙者和一般人一樣會有各種原因需要搭乘飛機空中旅行、出差、探視親友…等,但是往往從購票完成後,線上或電話預約無障礙服務時困難重重,直到機場後同樣的需求與內容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覆說明,像是從來沒有預約過,甚至即便是同一家航空公司都會因為遇到不同的工作人員,而會有不同的限制與處理方式。
今年4月我從台灣至日本出差,因電動輪椅電池問題遭到日本的航空公司拒載無法回國,經爭取訴求後,日本政府隨即有效地頒布命令禁止對輪椅旅客作出歧視行為(請見附檔),反觀台灣民團與障礙者從十多年前向民航局,不斷爭取飛行無障礙的保障規範及輔具支持都被消極處理。
無障礙服務不齊全、資訊不清、電池規範不一、拒絕機邊托運、移位輔具與機場設施設備不足讓地勤人員難以協助…等,都是我們常遇到的問題。我們認為不論依據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的基礎上,台灣的民航局應擬定明確有力的規範,以確保所有人都可安心無礙地空中旅行。
台自盟的訴求如下:
1、強化無障礙委員會的運作與選任,並將會議資料公開於網路上。
2、召集各障別個人或障礙團體代表,重新檢討擬定無障礙服務指引,系統性改革與落實。
3、編列預算增購輔具及機場無障礙設備以利工作人員提供服務,並提供完善無障礙服務教育訓練。
4、建立有效監督與申訴機制
各團體發言
鄭豐喜文化教育基金會 陳明里 推動無障礙先鋒執行委員 發言內容:
請交通部航空單位整合國內及國際航空業者給一套完善的電動輪椅服務指引,以及強化地勤人員的在職訓練。
鄭豐喜文化教育基金會 林文華 無障礙總監 發言內容:
同樣的問題,日本馬上有效率地下令改善,為的是保護人民不受侵害,並且他們保護的不只是本國的人民,連外國人也有顧慮到,這也是一個國家是否文明進步的指標,我們的政府應該要多加強檢討一直以來的無障礙問題。
台灣殘障希望工程協會 黃雅雯 理事長發言內容:
身心障礙者出國旅遊洽公,卻因規定不同而疲於奔命,所累積的搭機經驗總是歸零,每一次搭機都是全新的經驗。促請民航局協助障礙者排除困難,順利搭機。呼籲民航局邀集各類別身心障礙代表,擬定各項服務規則,將散落各航空公司的服務規則統一,讓障礙者能夠獲得更高品質的搭機服務,障礙者搭機常遭遇的問題如下:
1. 機邊托運流程各家不同,電動輪椅無法先做準備,服務人員對電動輪椅的知能不足,故經常拒絕機邊托運,造成障礙者的不便,甚至造成身體傷害。
2. 明定電動輪椅電池托運規定,協調各航空公司取得一致之規格瓦數、托運方式等規則。
3. 地勤人員服務障礙者必需給予專業知能訓練,如移位協助、盲人引導、聽語障者訊息告知、年長者指引協助等。
障礙者生活與常人無異,政府必需負起責任協助障礙者去除各種因環境不足而造成的障礙,以回應CRPD國際身心障礙者權益公約精神,在此呼籲民航局正視今天所提的問題,儘速責成專案處理。
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 劉家承 副理事長發言:
大家好!我是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副理事長-劉家承。
以下代表障權會表達兩大訴求:
(一)更新機場設備,全面推動輪椅「機邊託運&領取」
輪椅乘客在台灣搭機,時至今日可能遭到航空公司,拒絕電動輪椅「機邊託運&領取」,對於需要坐姿擺位的重度障礙者而言,坐在機場提供的基本款輪椅上便會造成極大負擔,甚至身體傷害。
個人化行動輔具的「機邊託運&領取」服務,在許多先進國家都行之有年,然而台灣卻受限於部分航廈登機門沒有適合的「貨梯」載運設備,更不能讓地勤人員冒著弄傷身體的危險進行樓梯搬運,結果只好讓乘客失去個人化的坐姿輔具,持續傷害身軀。
國家應該全面檢視,並且逐步汰換不合適的設備。還給地勤人員一個安全的工作環境,以及身障乘客自主移動的權利。
(二) 引進「機上移位機」
目前台灣都是採用人力「直接抱、抬」無法自行移位的乘客,這樣的服務方式確實在多數的情境下較為快速,但是背後卻是忽略了乘客感受及地勤人員的工作安全。
乘客如果體格較大,重量可能也較重,如果80-90公斤,儘管是兩人協力「徒手移動」乘客,仍然屬於重度-極重度的負重工作內容,並且考量到身心障礙乘客的差異性極大,如肌肉無力、高張力出現,可能造成乘客及地勤人員的職業傷害。
民航局應協同各大航空公司,具體規劃引進機上移位機,降低服務過程中的危險性。啟動試驗型服務計畫,同時保障乘客及地勤人員雙方的權益及尊嚴。
台北市新活力自立生活協會 袁佳娣 教育推廣專員發言內容:
日前四月多,身邊有一群視障朋友相約前往馬祖出遊,隨行雖有明眼人陪同,但明眼人人數很少,團上好像只有1~2個明眼人,也就是視障者跟明眼人的比例大概是2~3個視障者配1個明眼人。當時這團到機場畫位準備登機時,差點被拒絕,理由是同團的一般人太少,航空公司表示要一對一才安全。
這個團的視障者中也有一些低視能力者,他們表示可以坐在全盲同伴的旁邊提供協助,但是航空公司還是不太願意,周旋了很久才勉強讓他們登機。航空公司已「沒有足夠明眼人」陪同為由,險些拒絕視障旅客登機的理由並不充足。
首先,飛航的安全須知應該是要讓所有乘客都清楚了解,畢竟逃生時一般人也必須先顧好自己才能協助障礙者,若障礙者可以事先好好掌握各種逃生資訊,那麼再逃生過程中並不一定非得要有一般人協助,反而能增加障礙者自救的機會。
另外,國際航線上,有些航空公司也會提供立體說明圖,告知視障旅客飛機結構與逃生出口,甚至有的空服員會直接向乘客解說救生衣擺放的位置。這些事前的說明並不會有太過度的負擔,且飛機的逃生資訊大同小異,只要視障礙旅客事先有概念,並不會造成風險。若以「明眼人不足」作為質疑視障者搭飛機的理由,這無疑是限制視障者的行動自由。若一個視障者獨自搭機,那不就哪都別想去了!?且這些航空公司質疑的風險是可以被改善的前提,拒絕基本上也違反了CRPD第九條無障礙的精神及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台北市行無礙資源推廣協會 游鯉綺 主任發言內容:
CRPD第9條定義了「 無障礙/可及性 」,目的是讓障礙者能獨立生活並充分參與生活各個方 面。包含1.無障礙地進出物理環境,2.使用交通工具,3.利用資訊及通信,包括資訊與通信技術 及系統,4.享有於都市與鄉村地區向公眾開放或提供之其他設施及服務。2024的今天,我國已經簽署CRPD第10個年頭,障礙者搭乘飛機旅遊或工作早就不是特殊需求,而是日常、平常的 事情。 然而,我們除了機場的物理環境確實逐步在改善、登機斜坡也在我們爭取之後採購使用、還有 客艙輪椅等等設施設備無障礙之外,溝通與服務層面的無障礙10年以來反反覆覆毫無準則。
行動不便的障礙者,特別是需要使用自己的電動行動輔具的障礙者,即使是事前送交輔具相 關資料,到了現場仍然需要長時間的溝通甚至仍會莫名遭受拒絕,以致整個行程、情緒以及其 他夥伴都因此受到影響。只因為我們沒有完整順暢的服務流程,對於電動輔具使用者所提供 的服務不僅僅是各家航空公司不一,即便同一家航空公司在不同站或不同人也常出現反覆不 確定的情況。
更有些國外航空公司,根本找不到可以真人聯繫確認無障礙事宜的窗口。而這些 好像都是障礙者自己的麻煩事。確實,行動不便者出門需要比其他人做更多事前的準備、花更 多時間溝通,但是,結果卻可能每次都不一樣,能不能順利搭上飛機就像等待彩券開獎一樣, 沒有確定的答案。而然這不該只是個別障礙自己的事。
我們今天在這裡,談搭機平權,就是交通平權,交通平權涵蓋廣泛,我們今天只希望安心搭機 ,確保快快樂樂的出門。我們希望主管機關交通部航港局積極督導並要求各家航空公司應該 承擔無障礙/可及性的義務,必須確認整個搭機流程中無障礙/可及性的落實,讓不同身體狀況 的障礙者及其隨行輔具,可以跟其他人一樣依循流程便能順利登機,而不是冗長的溝通、焦慮 的等候。
9:55~ 洪申翰委員發言
大家好,我是立法委員洪申翰。今天看到這麼多障礙者站出來,對於民航局提出各種建議,我會協助大家,要求民航局和各機場,再優化機場、搭機無障礙的服務。
這不僅是為了障礙者,也是為了超高齡社會,更是為台灣社會提升國際好感度做好準備。
其實從我開始擔任立委以來,看到有許多障礙者努力地參與社會、工作、生活、觀光,就像普通人一樣。不過,他們不只面對硬體環境阻礙,也遇到許多不友善的「規定」。
很多單位,提供給障礙者相關的服務,經常被認為是作「愛心」,障礙者的參與,經常被視為「特殊需求」,或將服務提供者視為「好有愛心」。但是,障礙者需要的並非以愛心為名的服務,而是平等參與的權利。
台灣其實從十年前,2014年,就通過了CRPD《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施行法》,其中,第30條「參與文化生活、康樂、休閒與體育活動」,主張「締約國承認身心障礙者有權在與其他人平等基礎上參與文化生活,並應採取所有適當措施」。
隨著科技的進步、工作模式的改變,障礙者也不是只有觀光才搭飛機,工作也會需要。而對於重度障礙者自立生活,最重要的關鍵之一「輔具」、「電動輪椅」相關的硬體設備更是不斷在進步,但是,我們對於航空相關的法規改善的速度,真的太慢了。
台灣的障礙者人數已經超過120萬人,而且就在明年,2025年,我們就會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的人口會超過20%,未來對於無障礙空間、飛航只會有更多需求。看到日本政府非常快速地做出了反應,我想,台灣更應該加把勁。機場是國家的門面,不論是外國旅客來台觀光,或是台灣旅客出國,公共設施、活動場所、無障礙交通設施與運輸服務、資訊、通訊技術與系統、網路平臺,都要納入「通用設計」的原則,讓更多族群,不論男女老幼、身障人士都能使用的設計,讓社會環境更友善。
2024年6月16日 星期日
飛行無障礙記者會(採訪通知)
身心障礙者和一般人一樣會有各種原因需要搭乘飛機空中旅行、出差、探視親友…等,但是往往從購票完成後,線上或電話預約無障礙服務時困難重重,直到機場後同樣的需求與內容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覆說明,像是從來沒有預約過,甚至即便是同一家航空公司都會因為遇到不同的工作人員,而會有不同的限制與處理方式。今年4月一名從台灣至日本出差的輪椅族,因電動輪椅電池問題遭到日本的航空公司拒載無法回國,經爭取訴求後,日本政府隨即有效地頒布命令禁止對輪椅旅客作出歧視行為,反觀台灣民團與障礙者從十多年前向民航局,不斷爭取飛行無障礙的保障規範及輔具支持都被消極處理。無障礙服務不齊全、資訊不清、電池規範不一、拒絕機邊托運、移位輔具與機場設施設備不足都是我們常遇到的問題。
我們認為不論依據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的基礎上,台灣的民航局應擬定明確有力的規範,以確保所有人都可安心無礙地空中旅行。因此召開記者會,邀請關心的委員、記者與社會大眾、障礙者齊聚一同發聲,影響政策改變。
地點 立法委員研究大樓1樓101會議室 台北市中正區濟南路3-1號
台灣殘障希望工程協會 黃雅雯 理事長
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 劉家承 副理事長
台北市新活力自立生活協會 袁佳娣 教育推廣專員
台北市行無礙資源推廣協會 游鯉綺 主任
2024年6月6日 星期四
本聯盟113年度會員大會圓滿順利
![]() |
本聯盟一年一次會員大會在台南順利圓滿舉行 |
一年一度的《社團法人台灣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聯盟》會員大會在6/1(六)下午舉行,今年移師台南舉辦。除了審議例行案由外,我們也改選第三屆理事、監事。同時大會報告中,回顧本聯盟去年在「行人路權」、「自立生活及社區支持服務」、「無障礙環境」、「身心障礙權利公約」等多項議題持續發聲與倡議。
今年我們很高興《社團法人台中恩典自立生活關懷協會》正式成為本聯盟第六間團體會員,期待日後有更多元障別/區域/領域的身心障礙者(團體)、有志之士加入本聯盟。
感謝《社團法人台南市夢城自立生活協會》籌備會議場地、設備、餐點等。以及各地積極參與的會員/團體。本次大會圓滿順利。
本屆新任、續任之理監事、工作人員名單2024年6月5日 星期三
「社會救助法修法草案結果公布記者會」台灣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聯盟聲明
![]() |
「社會救助法修法草案結果公布記者會」台灣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聯盟聲明 |
身心障礙者的生活和一般人最不大不同的地方是食衣住行都需要無障礙的居住空間還有能夠讓我們行動自由的輔具與人力支持等服務這些都會以是否為低收入戶當作判定的標準,而我們在就業上的機會又相對的少,很難有收入,但是判定如此嚴格讓我們沒辦法取得最基本的居住權還有支持我們行動自由的輔具以及人力協助等服務,因為這些都需要很高的自付額。
即便取得低收入戶,但是政府的補助遠遠不足,有時候障礙者生活艱困需要靠捐助才能夠購買服務這個時候會被算入到所得而取消中低收入戶的資格。因此建議應該把捐助障礙者支付房租或者是福利服務或購買輔具人力服務的這筆款項在每一年重新審核低收入戶的時候不算入所得,而不要等到被取消的時候再讓障礙者疲於奔命去做申覆的動作無謂耗費了行政成本。
再來申請低收補助的時候不要依戶籍認定因為每個縣市的生活費用額度是不一樣的,比如說在金門居住的障礙者,如果生活在台北,申請的生活補助還是以金門的生活費用來計算根本無法支應當事人在台北生活所需,因此我們主張退回衛福部的社救法,傾聽人民實際困境需求,以符合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
2024年6月1日 星期六
本聯盟歷屆理事、監事、工作人員名單(2024年版)
職稱 |
姓名 |
理事長 |
張育瑄 |
常務理事 |
楊媛甯 |
常務理事 |
楊博宇 |
理事 |
周雪子 |
理事 |
陳龍愛 |
理事 |
林宗易 |
理事 |
林柏均 |
理事 |
莊雅淳 |
理事 |
溫鵬弘 |
常務監事 |
段可薇 |
監事 |
楊健生 |
監事 |
許世皇 |
秘書長 |
林君潔 |
副秘書長 |
莊棋銘 |
會計 |
蘇 楠 |
第二屆 理事、監事、工作人員 名單 (任期:2021年~2024年)
職稱 |
姓名 |
理事長 |
林君潔 |
常務理事 |
李翔濬 |
常務理事 |
陳龍愛 |
理事 |
周雪子 |
理事 |
楊媛甯 |
理事 |
林宗易 |
理事 |
林柏均 |
理事 |
莊雅淳 |
理事 |
翁玉玲 |
常務監事 |
張育瑄 |
監事 |
江歆芸 |
監事 |
何佳臻 |
秘書長 |
莊棋銘 |
副秘書長 |
楊博宇 |
會計 |
蘇 楠 |
第一屆 理事、監事、工作人員 名單 (任期:2018年~2021年)
職稱 |
姓名 |
理事長 |
林君潔 |
常務理事 |
李翔濬 |
常務理事 |
陳龍愛 |
理事 |
周雪子 |
理事 |
楊媛甯 |
理事 |
林宗易 |
理事 |
林柏均 |
理事 |
莊雅淳 |
理事 |
翁玉玲 |
常務監事 |
張育瑄 |
監事 |
江歆芸 |
監事 |
黃秋蜜 |
秘書長 |
莊棋銘 |
副秘書長 |
楊博宇 |
會計 |
洪宗賢 |
重要文章
-
( 2021.5.24 更新) 嚴峻疫情下的障礙者面臨困境,在此我們依《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以及《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要求: 一、社區人力支持服務及諮商服務應有完善保障及配套措施,而非斷然中止服務 1. 政府有義務調 查 障礙者於疫情下的需求 並持續 提供支持,而不是斷然中止服...
-
台灣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聯盟: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升溫,收集匯整各地障礙者在社區生活中,防疫上所遭逢之不便及困擾,以作為政府制定關於障礙者面對疫情或災害發生時之政策建議。 1、障礙者或日常生活照顧者(個人助理、居家服務員、外籍看護、家人....等)其中一方遭隔離、檢疫或確診時...
-
八月初發生了苗栗德芳教養院院生疑遭虐死事件,引起各界對於機構的探討,有家長、有專業人員,有政治人物,多數的人們還是認為要多興建機構,將障礙者、老人安置在裡頭,這些討論鮮見障礙當事者的聲音。 障礙當事者往往因為 沒有機會接受完整教育,或害怕權威、專業,難以發聲, 加上沒有無障礙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