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9日 星期三

立委批公車無障礙險象多 交通部竟回應「不是我管的」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15年沒有大修,今年終於要與時俱進,朝野立委提出多達近20個版本,並持續與社會對話。立法院今舉行「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現況與展望及修法方向」公聽會,談到障礙者面臨各種不平等甚至受辱情境,衛福部和交通部的拖延和推諉,連執政黨立委都看不下去。

民進黨立委洪申翰指出,三年疫情快到尾聲了,衛福部連身心障礙者的疫情因應指引都沒訂出來,簡直可笑;市區公車一再發生無障礙設施形同虛設的危險事件,交通部只會說「這不是我管的」,根本卸責。公聽會的最後,交通部回應「相關機關都有『首長信箱』可以聯繫。」

洪申翰表示,整體防疫過程中身心障礙者遭遇到無數不平等情境,受辱感很深,因為主管機關衛福部根本沒有設想過疫情期間要如何幫助身心障礙者,相關作為都不夠系統化,動作又慢,到現在疫情都要結束了,竟然連身心障礙者的疫情因應指引都還訂不出來,實在是太可笑了。

另外,洪申翰指出,許多身障者都分享過搭乘市區公車的經驗,那些影片每次看到了令人非常難受。有些是公車司機根本不知道怎麼使用無障礙設備,包括安全帶也不會扣,最後竟然把輪椅跟公車欄杆綁在一起。還有看到電動輪椅還在斜板上,司機卻直接按下收板按鍵,身障朋友就直接摔落。跟交通部反映這些情形,得到的答覆是「市區公車不是我管的。」

洪申翰質疑,交通部真的什麼都沒辦法做嗎?毫無手段,只能讓這種畫面重複出現嗎?這是無法被接受的。他認為交通部總要統籌司機的教育訓練。現在的法令就是有太多的缺乏,甚至連問題發生以後回應的速度都很慢、做表面、還推諉卸責,希望相關單位提出檢討和回應。

身心障礙者聯盟理事長劉金鐘也說,九成以上的交通無障礙申訴都是在市區公車,但這塊根本沒人管,公總也是一樣兩手一攤說不是他的事情,相關單位每個都異口同聲說「有啊,都有訓練啊」,但為什麼同樣的錯誤還是一再發生,而且愈來愈多?

國民黨立委陳以信則建議,交通部應設置單一窗口,專門受理無障礙申訴。陳以信說,他的助理就是腦性麻痺患者,每天搭高鐵從桃園到台北上班,一路檢驗路程中無障礙的通暢度,曾經發現路面高低差對他造成危險。但在解決過程中,發現得自己找很多單位、費很多功夫去處理。

陳以信說,交通無障礙的通報程序,似乎就是缺少一個專門的窗口,現在還有多少應該是無障礙的空間,根本沒有人幫忙看。交通部不應該讓個人去處理這麼繁雜的程序問題,連國會助理要做都不容易了,更何況是一般人。

陳以信也提案,希望將身障車位比例從2%提高到5%。他說,目前規定是50個停車格就要有一個身心障礙專用車位,比例實在太低。另外,他也呼籲應容許障礙者同時聘請個人助理和外籍看護工,目前請了A就不能請B的互斥規定是不合理的。

陳以信說,個人助理是協助工作,外籍看護工是協助個人生活,兩者工作未必完成相同,更何況外籍看護工的費用還是身障者自行支付的,種種情況都顯示,勞動部應該要考慮兩者脫鉤處理。

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聯盟理事長林君潔指出,現在個人助理及自立生活相關的預算,非常不足且不穩定,這也是CRPD國際審查委員的結論性意見和建議屢次提到的。每個身心障礙者平均只能分配到每天0.67小時的協助,這樣要怎麼在社區生活呢?

「國際審查都已經辦過那麼多次,仍沒有任何改變,我們非常痛心。」林君潔呼籲,相關單位應先盤點實際需求並依此編列經費,另外也要在身權法以專章載明個人助理的時數和費用。

陽明交通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教授周月清也呼籲,應效法日韓等先進國家,新增「個人協助」專章,由障礙者來決定誰是他的個人助理、協助內容、協助方式,要包括各種障別,也要包括有聘請外籍看護的障礙者,甚至應將法案正名為「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權益保障法。」

台灣受苦者群聚會發起人李昀說,「自立生活」應該是整個法的宗旨,而不只是一個條文或一項服務。希望社區建置同儕主導的據點,可以讓人尋求歸屬和支持,障礙者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狀況不好想自殺的時候有地方可以去,狀況好的時候可以去幫助別人,也可以媒和使用經驗和服務,真正讓人活得有盼望。

新聞連結:立委批公車無障礙險象多 交通部竟回應「不是我管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重要文章